毕业后如何找工作?重庆人社局长和100名毕业生面对面“谈心”

“今天首场座谈会的高校毕业生,是从1000余名线上人员中遴选出的100名,想当面听广大毕业生的心声!”


(资料图片)

8月4日,重庆市首场人社局长与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面对面促就业创业活动举行,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党组书记、局长黎勇与100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代表现场对话,“面对面”倾听意见,梳理困惑,解决就业创业问题。

活动现场,来自西南政法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的毕业生们,挨个讲出自己的就业困惑。

“我之前投过四五次简历,但薪资与我的预期不符,用人单位也更喜欢招有工作经验的人,毕业2个多月,一直没找到理想的工作,有没有机会可以去提升下技能?”说这话的女生叫石新芸,今年21岁,来自成都锦城学院,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应届毕业生。

“很多公司都有工作经验的要求!我们班一共五十几名同学,有十几个同学没找到工作,而且我也不太了解就业政策……”来自西南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龙紫嫣皱着眉头说。

“每次面试都过不了,不晓得该怎么办。”“就业渠道多,但对口的就业岗位较少。”“很多岗位真实性难以辨别,实际工作内容与宣传不符合……”一边听学生们的困惑,一边,重庆人社部门负责人、职业指导师、创业导师等也用笔记下毕业生们的诉求。

面对成都锦城学院毕业生石新芸的困惑,职业指导师现场回应:“有同学提到职业技能不足的问题,建议可以参加青年就业能力提升行动。”目前,重庆正在持续发布新职业、现代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职业技能培训开班信息,有培训意愿的毕业生可报名参训,提升就业竞争能力。

石新芸听完后,心情轻松不少,会后她直言收获满满:“今天了解到的全媒体运营师培训、青年求职能力实训营,我都想去尝试一下,跟我专业也对口!”

40分钟的时间里,20位毕业生代表轮番发言。听完他们的诉求表达后,黎勇直切主题,“大家的问题,都是我们就业工作的重点。”

回应关切的同时,也给高校毕业生们分享了不少求职干货:“要客观认识自我。既不要好高骛远,也不要妄自菲薄,脚踏实地地走好自己就业创业的第一步。”“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主动就业的观念,需要自己主动出击。”“树立面向基层就业的观念,越是学历高就越要到能够锻炼自己的地方去、到人才缺乏的地方去。”

同时,他也提醒,要积极获取就业信息,线下各区县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街道(乡镇)和社区(村)基层就业服务平台,线上“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官网”“渝职聘”招聘求职平台以及其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招聘网站。此外,要巧妙识别求职陷阱,包括收费陷阱、试用期陷阱、高薪陷阱、粉饰岗位陷阱等。

“我们将对大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认真研究,吸纳解决。还会根据大家的情况,‘一对一’‘点对点’提供服务,帮助大家尽早就业。”经过一番对当前就业形势的分析、就业政策服务的宣讲,黎勇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加油鼓劲。

这样干货满满的对话,只是人社局长与高校毕业生面对面促就业创业活动的一个开始。首场面对面活动开展后,重庆市所有区县在8月底前都将开展至少一场区县人社局长与高校毕业生的面对面活动,将持续细化、丰富活动形式,形成“倾听心声—收集意见—精准服务—跟踪落实”的工作闭环。其中,未就业毕业生人数较多的区县,还将定期举办,推动面对面活动制度化、常态化开展。

上游新闻记者谭旭实习生张砾丹

(文章来源:上游新闻)

关键词: